



品名
氫氧化鉀; 苛性鉀; Potassium hydroxide; CAS:1310-58-3
理化性質
強堿性物質,白色或稍帶黃色,能迅速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潮解。分子式KOH。分子量56.1 0。熔點360℃。易溶于水、乙醇和甘油中。溶解時或其溶液與酸反應時產生大量熱。
接觸機會
用于制造碳酸鉀或肥皂、各種合成反應、二氧化碳吸收劑等。紐扣電池含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。
國內主要生產廠商:天津化工廠、遼寧大連氯酸鉀廠、上海桃浦化工廠、四川成都化工廠、四川自貢張家壩化工廠、四川重慶嘉陵化工廠、廣州珠江電化廠、云南思茅江城鉀肥廠、湖南邵陽市化工廠、廣西北海海洋化工廠、長春石油化工廠、河南新鄉(xiāng)化工一廠、北京燕京化工廠、江蘇鎮(zhèn)江立新化工廠、江蘇連云港海淀化工廠、浙江浙東化工一廠
侵入途徑
由呼吸道、消化道、皮膚侵入。
毒理學簡介
大鼠經(jīng)口LD50: 273 mg/kg。
氫氧化鉀是強堿性物質,能溶解蛋白質,可使接觸的組織發(fā)生軟化、壞死、數(shù)日內也可有穿透到深部的作用。氫氧化鉀溶液的大鼠經(jīng)口LD50 為365mg/kg。
臨床表現(xiàn)
口服中毒口服后消化道劇痛,嘔吐、腹瀉,可有休克。嘔吐物含有血液和脫落的粘膜上皮。嚴重者可致胃腸道穿孔。在數(shù)周甚至數(shù)月后可發(fā)生食道狹窄而引起吞咽困難。
急性吸入中毒吸入氫氧化鉀粉塵或煙霧可引起化學性上呼吸道炎。
眼接觸眼接觸濃氫氧化鉀液可發(fā)生結膜水腫和角膜潰瘍等眼灼傷表現(xiàn)。
處理
口服中毒速給食用醋或橘汁、檸檬汁等以中和,繼給蛋清水、牛乳、植物油。避免洗胃或催吐以免導致穿孔。禁食。如懷疑上消化道腐蝕,應在24小時內進行食道鏡檢查。有發(fā)熱或可能有穿孔的征象者用抗生素。急性損傷消退后,可進行食道擴張術。
吸入中毒脫離現(xiàn)場,臥床休息。對癥處理。
皮膚接觸用流動清水徹底清洗皮膚。對Ⅱ、Ⅲ度灼傷,沖洗后用2%乙酸(醋酸)濕敷。參見<化學性皮膚灼傷的治療>。
眼接觸用流動清水沖洗眼15分鐘,參見<化學性眼灼傷的治療>。
標準
車間空氣衛(wèi)生標準:中國MAC苛性堿0.5mg/m^3(以上NaOH計)。美國ACGIH TLVC 2mg/m^3
危規(guī):GB8.2 類82002(包括液體氫氧化鉀)。原鐵規(guī):無機堿性腐蝕物品,95002。UN NO.1813(固體),1814(液體)。IMDG CODE 8204頁,8類。
參考文獻
Litovity TL.Botton battery ingestion.JAMA 1983; 249:2495.
本內容搜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